
7月18日至24日,外国语学院探寻私塾的“正能量”社会实践调查团赴南京、镇江、常熟等地,对基础教育一线教师进行了访谈。该团队由程怡文、陈怡婷、吴卓雅、潘泽红这4名师范生组成,她们从塾师的教学方法、价值引领以及管理模式三个较为具体的方面切入,对当代基础教育一线教师进行访谈,聚焦古代私塾教育模式对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的启示。
访谈前,团队成员首先查阅了相关文献和资料,对古代私塾的教育模式有了一定了解,再分别与南京、镇江、常熟的教师取得联系,并拟订访谈问题。与此同时,团队成员制作了面向各地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线上调查问卷。
访谈中,团队成员与教师们面对面交谈,从中受益良多。对于一个问题,不同的教师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例如,针对“私塾教育提倡自学切磋,私塾的教学是基于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塾师再对课文进行精要讲解。您是否认可这种教学方法?”这个问题,高年级教师表示认可,因为提前自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然而低年级教师则认为,“没有最佳的引领,学生自学缺乏自觉性”。对于古代教育理念中的“因材施教”、“豫时孙摩”以及“长善救失”等教育理念,教师们都表示肯定。此外,多数教师提到传统教学模式中仍然有精华是值得现代教师学习的,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方法的革新,教师们更需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加以创新。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们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取经”,共同探讨了如何将古代私塾教育模式中的精华融入进当代教育体系中,对当代教育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访谈过程中,师范生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程怡文 陈怡婷 吴卓雅 潘泽红 曹嘉懿/供稿)